中市推動「前店及後廠」 補助光電業20多家逾2千萬
逢甲大學及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舉辦「臺中光谷論壇」,300多名產學研人士參與。(臺中市府提供/陳淑芬臺中傳真)
臺中市副市長令狐榮達(右1)在「臺中光谷論壇」表示,臺中市府以「前店及後廠」推動產業發展,以具體行動支持光電產業。。(臺中市府提供/陳淑芬臺中傳真)
臺中市副市長令狐榮達26日在「臺中光谷論壇」致詞表示,臺中市府以「前店及後廠」推動產業發展,水湳國際會展中心在今年3月動工,預計在2023年啓用;地方型SBIR等計劃已補助超過20家光電業者,總補助金額逾2千萬元,希望提升臺中光電產業聚落競爭力。
令狐榮達表示,光電產業涵蓋太陽能光電、LED發光二極體及LCD面板產業等三大範疇,臺灣光電產業在中部有密集的產業聚落,主要分佈在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、潭子加工出口區、中部科學園區及臺中工業區等地。臺中市府以「前店及後廠」推動產業發展,以具體行動支持光電產業。
他指出,在「前店」方面強化臺中產業展銷能力,增加光電產業出口外銷爭取國際訂單機會,水湳國際會展中心在去年3月動工,規劃在2023年啓用,舉辦在地光電展覽以達前店後廠效益。
在協助「後廠」企業強化技術部分,令狐榮達表示,在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劃(地方型SBIR)及智慧機械及航太產業升級計劃,補助對象納入光電產業,迄今已補助超過20家光電業者,總金額逾2千萬元。
逢甲大學及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在逢甲大學舉辦「臺中光谷論壇」,以「光技術新發展如何形塑產業之未來」爲主題,有300多名產學研人士參與。活動場外規劃由臺中市府與中科管理局共同辦理的「智慧機械及航太研發補助成果展」。